宋忠平就此表示,相比美国,中国坚决反对太空的军事化和武器化,一直主张和平开发利用太空,倡导太空非军事化。
他举例分析称,小行星的监测系统和导弹防御系统是两回事。“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有各类可探测的电磁、红外信号,可小行星是完全不同的。”另外,防御小行星所需要的大推力运载火箭技术,美俄等国相比中国更加成熟。“美国站在遏制中国、维护自身霸权的角度,无端指责中国的威胁是站不住脚的。”
宋忠平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向政知道强调,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统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、利在全人类,因此这是一个难得的全球合作的机会。“应当集全体人类的智慧共同打造这样一个防御系统。”
政知道梳理发现,其实美国、日本等国此前就已经开始小行星防御领域的探索。
环球网刊文披露,在小行星探测和防御技术方面,美国、日本、中国走在世界前列。
2021年,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利用“猎鹰9号”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重约550公斤的航天器,准备进行“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”。这是人类首个小行星防御测试任务,是动能撞击技术在深空环境中的首次验证。预计所发射航天器将会在实验对象“迪迪莫斯”双小行星系统接近地球时,以约6.6公里/秒的高速去撞击这一系统中的较小的一颗小行星。NASA预计,航天器预计将于2022年10月撞击该小行星。NASA称,没有摧毁该小行星的计划,只是希望测试人类在受到小行星威胁时影响其运动轨迹的能力。
资料 | 环球网等
校对 | 项战
文章来源:《现代防御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fyjs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426/495.html
现代防御技术投稿 | 现代防御技术编辑部| 现代防御技术版面费 | 现代防御技术论文发表 | 现代防御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现代防御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